是的!我知道我的本源!
我毫无满足,就像火焰在燃烧着而烧毁自己。
我把握住的,全变成光,
我丢弃的,全变成灰烬一样:
我是火焰,确实无疑。
我只遵守一诫——保持纯粹!

最不抱希望的时刻,痛苦常是意外的宽慰。


【德】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001、
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


002、
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

 

003、
“世”就是在的所在,人则基于他的被抛之本质而站出来,站在在的所在之中。

 

003、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

 

004、
存在的被遗忘。


人 , 诗 意 的 栖 居 。

 

|“世”就是在的所在


在“在世”(being-in-the-world)这个名称中。“世”绝不是指尘世以别于天国的存在者,也不是指“俗世的东西”以别于“精神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世”根本不是存在者,也不是任何在者的领域,而是在的敞开。只要人是站出来存在的人,人就在,而且就是人。他站出来,站到在的敞开状态中。在本身,作为一种抛出,把人的本质抛入“烦”,也就是此一敞开。人就是以这种方式被抛出来而站到在的敞开“之中”。“世”就是在的所在,人则基于他的被抛之本质而站出来,站在在的所在之中。


| 严格说来我们在一个其上主要有在的状况中。


所以关键一点在于:在人的人性作为站出来存在的那个规定中,本质的东西是在而不是人,是那作为站出来存在的出窍之维的在……

只要人道主义还形而上学地去思,它当然就不可称作人道主义。如果人道主义就是存在主义,而且就是萨特所表述的“严格说来我们在一个其上只有人的状况中”,它也不可称作人道主义。若从《存在与时间》来思,这句话就应该换一个说法:严格说来我们在一个其上主要有在的状况中。

 

| 人不是在者的主人,人是在的看护者和邻居。


但人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比仅仅被设想为“理性的生物”的那个人要更多一些。“更多”在这里千万不能这样理解,好像传统的人的定义依然是基本的,只要用实存的附加说明详尽阐述一下就可以了。这个“更多”是指:在他的本质上更源始因而也更本质一些。但是这里某种谜一般的事情就显出自身来:人处在被抛的境地。这是指:人,作为在之向外存在的被抛(Gegen-wurf),恰恰在这个意义上比“理性动物”更多:他更少与从主体性设想的人有牵连。人不是在者的主人。人是在的看护者。人在这“更少”中并没有失去什么;相反,他是有所收获的——他抵达了在的真理。他获得了看护者的本质的赤贫。看守者的尊严在于:他被在本身唤去保护在的真理。召唤是作为抛来到的,此在的被抛就源于此一抛。就人的本质在在的历史中的展开来说,人是这样的在者,这个在者作为站出来去在的在,就在于他住在在的近处。人是在的邻居。

 

| 人是“在”的“牧者”。


我们这样来思人的伟大本质:它属于存在的本质,存在需要它将存在的本质保护在其真理之中。

因此,我们必须事先把存在的本质当作值得思的东西加以深思,在这么思的时候,我们首先体会到在何种程度上我们被召唤着为这种经验探出一条路,并将它辟为一条通向至今仍无路的地方去的路。

……我们深思:我们必须如何去思?因为思是真正的行动,如果行动是真正的参与,而参与又是对存在的本质施以援手的话。这就意味着:为存在的本质而在存在者中间准备(建筑)存在在其中使自己及其本质达于言词的住所。语言首先为一切有目的的深思提供道路或僻静的小径。没有语言,一切思想和行动就没有能够借以激发和发挥作用的那一度。因此,语言本来并不是思维、情感和意志的表达。语言原本是人的本质在其中首次可以符合存在以及存在的召唤并且在此符合中归属于在的那一本源的维度。

人和存在这种本源的符合,明白地实现出来,即为思。通过思,我们才第一次学会安居于存在的天命的超越之境,亦即安居于框架的超越之境。

……

技术的转向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发生?这还无人能知,也没有必要知。此种知,对于人来说,甚至是最具毁灭性的东西,因为人的本质只是留心和等待——在他守护的思中留心和等待——在的惠临。人只有作为在的牧者,等待着在的真理,他才能指望达于在的天命,而不至于落到一味求知的水平。


| 本质的真理即真理的本质。


我们关于真理的本质的认识如何贫乏和迟钝,已由我们允许自己轻率地使用这个词而可见出。真理通常是指这个或那个特殊的真理。也就是指:某些真实的事情。表述在一个命题中的认识,也可以是这种真实的事情。但,我们不仅称一命题为真,还称一物为真。比如,与赝品相对的真金。真在此处就是真正实在的金子。“实在”又是指什么呢?对我们来说,它是指某种真正的存在者。真是与实在符合一致的东西,而实在又是真正的存在者。循环复归于闭合。

“真”是什么?真理是真的本质。当我们说到本质时,所想的又是什么?本质通常被思作所有真实的东西共有的那些特征。本质以类和普遍的概念揭示出来,它所反映的,是诸多事物同样适用的同一特征。这种同样适用的本质(essentia意义上的本质)却恰恰只能是非本质的本质。某物本质性的本质究竟在何处?也许,它就在存在者真正的所是。事物真正的本性,取决于它的真实的存在方式,取决于在者真理的方式。我们现在是在寻求真理的本质的性质,而非本质性质的真理了。


| “无蔽”非“正确”。


我们为什么不满数世纪以来为我们熟悉的有关真理的本质的说法?真理今天是指——长期以来一直就是指认识与事实的符合一致。但是认识以及形成和表述认识的命题要想与事实吻合,事实本身必须显示自身为事实;否则,事实将不能对命题有所约束。事实本身是不会从遮蔽状态站出来站到无蔽中去的,那么它又怎能显示自身为事实呢?命题仅当它与无蔽与真的东西相吻合而为真。命题性真理总是而且仅仅是这种正确性的真理。自从笛卡尔以来,从作为正确性的真理开始,关于真理的种种批判性概念,都仅仅是作为正确性的真理之各个不同的变种而已。我们熟悉的作为表象之正确性的真理的本质,随着作为在者的无蔽性真理而起伏不定。


评论
热度(6)
© 存档灵魂 | Powered by LOFTER